【导语】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高中的地理是有哪些口诀的,那么地理的答题技巧有哪些呢,免费整理了相关信息,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!
高中地理必背口诀
一近快,七远慢
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,公转速度最快;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,公转速度最慢。特别注意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,而非远日点;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,而非近日点。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,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。
左焦左倾左冬,右焦右倾右冬
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中,如果太阳在左焦点,地轴向左倾斜,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;如果太阳在右焦点,地轴向右倾斜,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。冬至位置确定了,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确定了。
点北北昼长,点南南昼长
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,北半球昼长夜短,而且越向北昼越长;直射点在南半球,南半球昼长夜短,而且越向南昼越长。
凸高为低,凸低为高
在等值线图上,等值线向高值凸出,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低值;等值线向低值凸出,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高值。这种方法对所有等值线都适用。
凹坡通视,凸坡不通视
在等高线地形图中,由高向低,等高线由密变疏为凹坡可通视;等高线由疏变密为凸坡不能通视。
河流向凹,洋流向凸
在等高线图上,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,即向凹;在等温线图上,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相同的,即等温线往哪个方向凸,洋流就往哪个方向流。
凹岸冲刷坡度陡,凸岸堆积坡度缓
较弯曲的河流,由于河水运动的惯性,河流对凹岸冲刷严重,凹岸坡度较陡;凸岸流速慢,泥沙堆积,坡度较缓。特别注意曲流处不能用地转偏向力。另外,凹凸岸的判断必须站在河中来看。
北逆南顺,冬逆夏顺
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,南极看为顺时针;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,夏季呈顺时针方向,冬季呈逆时针方向。
低反高同
受洋流影响,在中低纬度海区,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反;在中高纬度海区,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凸出方向相同。
中低纬度海区,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反;在中高纬度海区,海水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同。
中低纬度洋流呈现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,南半球逆时针;中高纬度洋流呈现气旋型洋流。
左增右平,右增左平
在三角坐标图上,读取某一数轴上的坐标时,若该轴的数值向右增大即逆时针增大,则作该轴左轴的平行线,平行线与该轴的交点即为读数;若该轴的数值向左增大即顺时针增大,则作该轴右轴的平行线,平行线与该轴的交点即为读数。
高中地理五类试题解题技巧
根据变化要素,预测未知
区位分析既要说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,又要说明其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。
联系即是影响因素,包括自然条件、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。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,技术条件是保障,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。
答区位分析坚持四个原则:
一要点全,如分析影响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;对比分析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。
二是主导因素突出,避免蜻蜓点水,面面俱到。
三是回答问题要具体,有针对性。
四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区位因素。注意根据变化的要素,推知变化的方向。分析区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:在何处即经纬度位置或相对邻位置→有什么即有哪些地理事物→为什么即影响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,主导因素是什么→怎么样即怎么变,变化的规律是什么。
把握因与果的联系
成因分析类试题,通常的设问形式有:“试分析××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”,“分析××地理事物的成因”,指出××形成的影响因素,简述理由,说明××原因等。
答题的基本思路是:在哪里位置——为什么——形成××结果。即第一步说明位置,以明确讲述的是哪里,第二步根据要回答的内容解释原因,第三步得出结果。
在回答原因类试题时,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,并理解“因子”与相关“地理要素”之间“因”与“果”的联系。
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
1.设问形式
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。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,设问形式一般有“说明”图中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“特点”,“描述”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或地形区“分布状况”,“简述”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“特征”,从河流的长度、流域面积、水流速度、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
“归纳”河流的“主要特征”等。
2.答题模板
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如下:
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
↓
位置海陆位置、经纬度位置、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
↓
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、土壤、气候、河流、湖泊、自然带、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;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、农业、交通运输业、商业、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等
↓
梳理、组织语言,把握关键词
↓
简洁、准确描述
3.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
1要正确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,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
度,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
①地形特征:地形类型高原、山地、丘陵、平原、盆地、山谷或河谷、冲积扇、三角洲,地形起伏状况,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。
②地势特征:地势起伏状况如西北高、东南低,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。
③地表环境特征:气候湿、热、冷、干、植被状况、土地类型荒漠、草地、林地、耕地、河流发育程度等。
④河流的水文特征:水量、汛期长短、次数、结冰期、凌汛、含沙量、水能蕴藏量等。
⑤河流的水系特征:发源地、流向与注入海洋,长度与流域面积,支流多少、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,上、中、下游的划分,流经的省区、重要城市、主要地形区。
⑥气候特征:气温季节变化、积温、生长期——热量条件,降水季节变化、干湿变化——水分条件,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。
⑦农业生产特征:农业地域类型、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、农业部门结构、生产水平商品率、机械化水平、生产经营方式、集约化程度、专业化水平。
⑧工业生产特征:地域分布、发达程度、主要部门及结构、技术水平。
⑨区域特征: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、海陆位置、相对位置、自然环境特征地形、气候、水文、社会经济特征农业、工业、贸易、旅游、交通、城市、人口等。
⑩等值线特征:等值线数值高低、延伸方向、弯曲趋势、疏密变化等。
2描述语言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
①明确要描述什么,即描述的方向,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,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。
②描述的全面性,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。
③描述的专业性,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,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