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有云课堂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:
《我是你爸爸》读后感1700字
凌晨两点整,翻开这本书,来到书评部分,这所有的一切让我陷入了沉思。这本书看是两个星期前看完的书。绝大部分的书都会在第一时间写读后感。少部分书会因为偷懒,放了几天之后再返回去,在电脑上敲下读后感,然后补上去。但是,这本书不同。就像父亲的突然遭遇车祸过世,20年来,我主动提起的也就三四次,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提起让母亲伤心,二是我也确实不愿意提起;对于亲人提起的,我也只三言两语应对完后岔开话题;而我主动去想,去回忆的,也屈指可数。为什么?除了因为是已经过去的事,偶尔冥冥中会在心里向父亲说,我会尽可能照顾好母亲,照顾好妹妹之外,也还是因为父亲的突然过世,让我的人生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(当然,那时候我并不懂),父亲的过世对我的伤和打击是从心底里的,而且留下了永远的阴影。这本书从最开始的不想去看,又强迫自己打开了去看,到看了开头,觉得王朔的书太千篇一律(在极尽彰显语言的艺术,也许是因为我本属于西北人,不擅巧舌生花,说话直来直去而觉得有点厌烦)到深深陷入进入,然后深深的被这种父子之间相爱相杀的感情感染,然后到突转的剧情-儿子又回到了身边-所震撼,那一刻感情差点没有崩住而泪目。这中间的事,情,爱,恨,让看完书的我不知所措。让我无法忍心去写读后记。所以,也像父亲的过世一样选择性的遗忘。即使,不时有书友的点赞通知(甚至有一位书友看书过程中连点赞数条我的笔记),让我想起自己还没有写笔记。然而我仍然执着的选择遗忘。等到了今天,发生了一系列的争吵。父亲的影子又出现在我身上,跑完10公里的慢跑,冲完凉,突然种种的思绪涌上来,推着我必须写下这本书的读后感。抽完一支烟,喝下一杯二锅头,打开书,开始记下自己的感触。第一,马林生的身上有太多的中国式中年危机的的影子:没有什么成就,依然劳碌奔波,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,却不知道该怎么让自己好好的活着,却还有着一点骄傲和自赏(也许你不是,所以真心的为你高兴)。有着更多的中国式教育下的父母的影子:管,教;又想当儿子的爸爸,又想当儿子的朋友。只是太多人,不知道该怎么做。中华数千年的文化,只让父母做父母,从来没允许过父母既当父母,又做朋友的。不允许,也不知道怎么做,于是,出现了太多的马林生(也许不完全一样。但是只是某方面多一点少一点的区别而已)。这样的家庭带给孩子的是什么?我不知道。第二,子女是父母的映射。我们是父母的映射,子女是我们的映射。如果你来没感觉到,说明你年龄或者经历还没到。极少数人,只留取了父母身上优秀的地方,而用其他优秀的地方代替了父母身上一些不好的习惯,性格,处事方式等等。但是,大多数人都逃不出这个因果。也许你觉得你比父母亲优秀或者成就大了很多,是因为时代发展了,你去和你身边经常一起的朋友比比,你在看看父母和父母身边经常一起的朋友。你我到底是比父母优秀了还是不如父母。第三,绝绝绝大多数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,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我们,比如苦口婆心的讲道理,比如打骂,比如去做朋友,看似听之任之却时时刻刻像个私家密探加保镖,就像马林生一样,也像我的父母一样,或许也像你的父母一样。他们在比我们的路上,历尽千辛万苦了,也许比他们谋生计吃苦力更辛苦更艰难,只是为了唯一一个目的,爱我们。所以,今天的争吵,我又看到了父亲在我身上雕刻下的影子:失去理智,发怒,自残。哪怕周围所有的人都说他脾气好,爱帮人,是个好人——我也一样——但是他依然控制不了自己的这些情绪和行为,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事情。但是,我依然不怨恨父亲,他给了我生命,用尽他的一生养我,教我,让我接受教育,他从来没想过把他身上的一些不好的习惯,性格带给我,所以,我不恨他,因为他是我父亲。在这本书里,并没有提到关于这方面的事,这是我看到这本书之前就想到的,也在努力的去改,而看到这本书,我又想起了这些。最后,书的语言,文字,情节,笔法这些我不用说,萝卜青菜而已。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更多,也许能促使我好好想想我要的是什么,我该怎么做。
云课堂(www.e-laoshi.com)研究生,考研,本科大学,MBA,高考,成人自考,艺考,中专,技校,职业学校,高职,卫校录取分数,成绩查询,招生简章等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