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有云课堂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:
《萧红(大全集)》读后感1400字
初次了解萧红还是在文学课上,老师给我们介绍她的生平和作品。由此,我看了她的《生死场》,还挺震撼,那是一个生比死要艰难很多的时代。对于这篇小说,鲁迅的评价很是经典:“叙事与写景,胜于人物的描写,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却已经历透纸背。”这篇小说没有系统的故事情节,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人物与事件,但是读起来颇有散文的韵味。王婆的故事、金枝和惨死的小金枝、进屠宰场的老马、月英的离世......无不透露出一个现实,如作者书中所言:“在乡村,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、忙着死......”。作者不慌不忙地让我们看见上个世纪北方人民的生活。作者对于贫穷的描写细致而深刻,把生活的悲苦展现地淋漓尽致。人们生的艰难让人同情而思想的落后让人悲叹,看到最后又为他们“为生而死”的勇气而感动。
看完《生死场》便想要读一读她其他的作品。然后我便读了这本大全集。
《呼兰河传》依然是没有一个整体贯串的故事情节,比较零碎,但给我的感觉没有《生死场》那么让人心情沉重,虽然从书中看出萧红的童年经历多半是寂寞而压抑的,尤其是父亲,暴力而冷峻,估计是给萧红的心理多少带来些负面影响。但是也有美好的存在,比如祖父——最疼爱萧红的长辈,萧红最依赖的长辈也就是他了吧。在本书中萧红描写了很多小时候的故事以及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,跳大神、野台子戏等等,读着读着很容易让人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片段。同时,作者用孩童的视角来和“陌生化”的语言来表现成人的世界,我觉得这一点很巧妙,比如有点阿Q的有二伯、可怜的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就很有吸引力。
《马伯乐》是萧红唯一一篇集中写人物的小说,很多人说这篇小说师承于鲁迅,继承了鲁迅国民性批判的思想。马伯乐确实是抗争时期一个自私自利、胆小如鼠、毫无担当的逃兵。在那样的年代里,他确实是更可憎的,但是跳出那个时代,从人性的角度说,我更多的看到的是马伯乐作为一个人的本性的流露。马伯乐是一个没有安全感,没有被教育好,心理发展不健全的一个长不大的孩子。话说回来,不管在哪个时代,自我与懦弱都是不被提倡的,所以对于马伯乐这个人物,没有太多谴责,也没有太多同情,都是因果。
除了这三部,萧红其他的小说都是短篇,每一篇都很感人,最喜欢的还是《手》,一个贫穷、勤劳、懂事的姑娘,却因一双“染了颜色”的手而受到歧视,本该是勋章一样的存在,终抵不过一双双“染了颜色”的眼神,这也是青春里的疼痛。
再后面是一些散文,感觉读散文需要心静、心空,大概是心情不够宁静吧,向来读散文觉得吃力,感觉读得比较艰难,所以这部分没有什么印象了......
萧红的诗歌,嗯,贴上几则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吧:
《静》
晚来偏无事,
坐看天边红,
红照伊人处。
我思伊人心,
有如天边红。
《沙粒》(四)
世界那么大!而我却把自己的天地布置地这样狭小!
(八)
本也想静静地工作,
本也想静静地生活,
但被寂寞燃烧地发狂的时候,
烟,吃吧!
酒,喝吧!
谁人没有心胸过于狭小的时候。
(十三)
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,
因此我所想着的
只是狂野、高天和飞鸟。
(二十七)
此刻若问我什么最可怕?
我说泛滥了的情感最可怕。
最后,萧红的名言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她的散文《祖父死了的时候》那一句:
“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。”
按理说每个作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典出名的句子,不过从萧红的小说中我看到极少。虽然是很少可以单独拿出来的名句,但是感觉她的文字依然很吸引人。
总之,不论她的个人轶事,我挺喜欢她的作品,喜欢她的“萧红体”。
(ps:不喜轻喷哦)
云课堂(www.e-laoshi.com)研究生,考研,本科大学,MBA,高考,成人自考,艺考,中专,技校,职业学校,高职,卫校录取分数,成绩查询,招生简章等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