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试报名信息,云课堂欢迎您!
当前位置:首页 > > 作文 > > 读后感 > 内容页

时间的朋友这本书(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读后感)

2022-12-23 15:27:29读后感访问手机版282

本文有云课堂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:

《时间的朋友2018(精校版)》读后感5500字

【对未来最大的慷慨,是把一切献给现在。】

时间过得真快,去年写2017年时间的朋友的书评笔记仿佛还在昨天。

今年依旧不出意外,各大自媒体依旧赚流量,批判罗振宇的“骗子行为”,批判知识付费的无用。

请你们千万别停止批评,

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当然人云亦云。

去年我在《时间的朋友2017》说过一句话,那些只会批评的人,我们拭目以待过了一年,他们有没有任何提高?

说知识付费没用的人根本没有真正想要学习的心,别和我说什么我不想学习我怎么会付费。

和减肥一个道理,你可以把嘴都说破说我要减肥,到行动的时候,请问你做过几天运动少吃了多少。

知识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存在,你如果不想探索,积极的去学习,付费又如何,你依旧不会去学。

好了,就说这么多吧,依旧总结好了2018年的笔记,给懂得欣赏的人共同学习。

【2018年,时代结束了太多次】

2018年,我们告别了很多曾经熟悉的人。

并不是2018年故去的人特别多,而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,从40年前开始,才有机会知道很多人。

在我们的少年时代,大众媒体把他们推到了我们面前。他们成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符号、原型、榜样、接口和拐杖。所以今年他们的离场,才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冲击。

2018年,他们的离去提醒我们,我们必须习惯,这个世界抽换掉一些我们喜欢的、熟悉的东西。

【一个做事的人,总要以某种方式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】

罗曼·罗兰有一句话: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,仍然热爱它”。

【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,有啥区别?】

不做事的人经常讨论一些抽象的问题:

情感和理智哪个重要?理想和现实怎么能平衡?

远方和苟且怎么选择?着眼未来和回到初心哪个更重要?你妈和我,你救谁?

做事的人会分析现实解决问题:

所有在岸上讨论的假设马上会具体为硬邦邦的现实。这时候选择有什么难的?你会立即做出反应。而且你还会发现,让你做决定的那些因素,和你没事瞎讨论的那些因素没什么关系。

做事的人和搞评论的人,完全在两个世界。有些事情在做事的人面前,完全不难。

对于做事的人来说,对于脱不花来说,这个问题从来不会抽象地摆在她面前。摆在她面前的问题永远是:下午五点,孩子发烧,是接着开公司例会,还是赶紧回家?那肯定是赶紧回家啊。晚上八点正在家里吃饭,是陪家人吃完晚饭,还是回公司处理一个急事?对于创业者来说这还用选吗?肯定回公司啊。如果她觉得最近陪孩子时间少了,那就专门抽出一天来陪孩子呗。

你看,真实的世界里,并不存在抽象的两难选择。

每时每刻,我们做事的人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,是这张时间表上具体的时间安排而已。

查理·芒格说了一句更精准的话:“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,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。”

【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,带来改变的改变】

【什么是小趋势呢?】

第一,它小,所以很难察觉。

第二,它不发生在我熟悉的领域里,它是通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滚动到我面前。

因为移动支付,餐饮业开始清晰地知道:我这家餐馆,什么样的人喜欢在什么时间点吃什么样的菜,我应该在一周的什么时间,备什么样的货。即使是一家不想上市的小餐厅,也可以借用数据来持续自我优化。正是因为移动支付带来的红利,餐饮业也可以资本化,也可以上市了。

每一趟班车停靠的时间都很短,而且看起来都像末班车。

好消息是,真的没有末班车,车是一会儿一趟,越来越密。

你在2012年之前,没成为一个淘品牌,是不是就错过了?

没有啊,这一年的9月,微信公众号上线了,微信电商的春天就来了。

这拨又没赶上。没事啊,2013年,淘宝开始扶持网红电商了呀。

这拨您还没赶上。2014年,O2O(线上到线下)开始了。

你还没赶上。2015年,社交电商开始了。

你仍然没有赶上。2016年,拼团开始了。

你还是没有赶上。2017年,直播电商开始了。

到了2018年您还没醒,我只能说有人已经醒了——快手散打哥,通过短视频一天带货1.6亿元。

你说,这个机会窗口什么时候关闭过?只不过它不在大趋势里,打开它的只是一个个小趋势。

【想靠上大趋势的人和想借上小趋势的人,两拨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】

想靠大趋势的人,他们的思维模式是:“要是怎样怎样,就好了”。

要是十年前我买房了,就好了;

要是五年前我买了比特币,而且今年上半年及时把它卖了,就好了。

这背后的想法是,进个保险箱,上一趟快车,骑一匹快马,搭一艘大船,

从此一生有靠,高枕无忧。

只要是个做事的人,你不觉得这就是做梦吗?

而想借小趋势的人呢?他没有一劳永逸的想法。

他只是随时在做准备,把自己的感知能力磨得锐利无比,

随时等待捕捉那个小趋势传来的信号。

【不抽象,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;不还原,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】

【所有趋势都起源于事实】

想抓住小趋势,那就得能认清事实。那问题是,我们看得到事实吗?

在我们这样的大国,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觉。

我经常提醒我们公司的同事,你们千万别把自己当主流,

要对自己的趣味保持一种警醒和谦卑,不要动不动就以己度人。

“在中国,再众所周知的事情,都起码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,而大多数时候,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。”

少年得到App里面有一个给孩子讲数学的栏目,叫《数学有意思》,作者是林欣浩老师。

林欣浩问了一个问题:请问等号是什么意思?是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意思吗?不,等号的意思是,有些东西不重要。听着有点匪夷所思啊。

比如,我说,“1+2=2+1”,这其实是在说,总数才重要,次序不重要。

比如,我们说,“考个好专业等于工作有保障”,这其实是在说,收入才重要,你的爱好不重要。

每当我们用到等号这个工具的时候,其实我们背后都有一句潜台词:有些东西不重要。

所以你看,等号的一边是事实,一边是根据某种原则的抽象。真实世界的很多东西,全被等号丢掉了。

书中提到的这门刘润老师的新课专门讲商业洞察力的,很期待。

他说:“不抽象,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;不还原,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。”

过去,我们以为能把世界抽象化,这是个很大的本事,

因为你能用一个很高明的、很简洁的抽象模型来解释这个世界,

那是最了不起的事,那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式的成就。

但是,对做事的人来说,使命不止于此。

还原能力才是做事的人逼近事实真相、把握小趋势最稀缺的能力。

【多元思维模型】

为了抓住小趋势,我能看到事实吗?

能,如果你掌握多元思维模型。

多元思维模型,让很多种认识世界的模型在自己的脑子里并存。

第一次接触多元思维模型,是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中,查理芒格在书中提到,他不会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,而是对他打算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以及所处的、更大的整体“生态系统”作出全面的分析。他用来作出这种评估的工具称为“多元思维模型”。

你必须意识到,生活无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联系。所以,你必须拥有各种模型,你必须弄清楚各种模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效应,你必须辨认出这些事情之间的关系。

巴菲特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:”投资就像打棒球,你要让记分牌上的得分增加,就必须盯着球场,而不是盯着记分牌。”我们之所以要建立多元思维模型,是因为我们天生有一种通过扭曲事实来迎合自己认知的倾向性,哪怕事实平非如此。

好像是一个“手里拿着铁锤的人,看待每个问题都像钉子”,哪怕实际上,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是用螺丝刀拆卸,而不是锤子敲击。查理芒格说,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的软肋,会过度的强调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。你们不能只拥有一把铁锤,你们必须拥有所有的工具。你们拥有的方法必须不止一种。

【从被排斥到被承认,从脱离共识到再造共识——整个过程,才叫非共识】

【我能感知“非共识”么?】

梁宁说“非共识”这个词在她脑子里面一直挥之不去。这是她对“什么是创新”的一个解释。那个瞬间有点像孩子离开母体、分娩降生那一刻。孩子的感受是,这一刻受到了母亲的排斥,来到孤独的、寒冷的世界,他感受到的这种压力,压得他要大声啼哭。但很快他就会被母亲拥入怀抱。

这是两个过程完整地、连续地被接在了一起。

从被排斥到被承认,从脱离共识到再造共识——整个过程,才叫非共识。

我们必须要回到创新的现场,才能观察创新,才能感受到那种真实的艰难,和突破之后的震撼。

每一项创新,在它诞生的那一瞬间,都好像是突然点亮了一盏灯,照亮了长夜。

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。

每天都有好多创新,不是说创新容易,只不过这样的点灯时刻变得越来越多而已。

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个明朗的白昼,其实是由无数盏这样的灯彼此辉映而成的。

就在我自己这短短几年的创业历史上,其实就感受过好几个这样的时刻。

当得到App被市场初步认可之后,我知道了两件事:

第一,一个创新的想法,在它冒头的那一刻,连“亲爹亲妈”都觉得它是个怪物;

第二,如果它后来不被社会接受,它就真的是个怪物。

这两个逻辑结合起来理解,才是梁宁说的“非共识”。

共识从来不反对什么,它只是把被忽略的东西呈现出来而已。

非共识不是什么天外飞仙,它本来就在,我们只是把它重新唤醒。

广州有一家餐厅叫“不方便面馆”,只卖煮方便面,每碗面的售价要28元。为啥这么贵呢?

它把方便面包装上印的龙虾、牛肉、海鲜都加回去了,和方便面一块煮。

对不少餐馆来说很疑惑,煮方便面能叫餐馆吗?技术含量太低了,这就是对餐馆尊严的冒犯。

但是,本质上,它何尝想叛逆餐馆,它不过就是把在方便面世界里扭曲的东西在现实世界还原,只不过是把已存在、被忽略的东西呈现出来了而已。

很多人看到创新者都会问:你干的是什么事,你疯了吗?创新者心里其实在说:你瞎了吗?

我能感知“非共识”吗?这个问题的本质是:我们能创新吗?

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了:能,只要你有本事用最新的方法把那些古老的事情再做一遍。

其实创新一直都存在一个稳定的路径,

我在法学家刘晗老师的著作里就读到了这个路径:“若不进入传统,则无法添加新物。”

【这不是结束,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,只是开始的结束】

【我的时间够用吗?】

很多人觉得时间不够用。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时间无限碎片化、空间无限被分割的时代。

小说变成了段子,专辑变成了单曲,大片变成了短视频,站台上的别离变成了微信上的常联系。

扑面而来的信息,多到了我们受不了,杂到了我们接不住。

我们感觉时间不够用,于是就有了一个词,叫“信息过载”

一个年轻人如果遇到了挫折,可别只记得丘吉尔说的“永不放弃”,

而应该记得丘吉尔的另一句话——“这不是结束,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,只是开始的结束”。

【用人的体验丈量世界,启动你的信用飞轮,你就会有力量】

【想抓住小趋势,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?】

用人的体验丈量世界,启动你的信用飞轮,你就会有力量。

一个真实的人的真实反应,恰恰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指标。我把它称之为“用人的体验丈量世界”。

人和人的感知一旦叠加,会形成一股旋涡般强大的力量,不断地卷入更多的人、更多的外部资源,推动一个东西飞速旋转,我称它为“信用飞轮”

最近刚刚给家人邮寄了澳洲的水果,不得不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同样是快递,有些水果用了顺丰速递,有些用了京东速递,顺丰的服务和质量无可挑剔,3天就到了。可是京东速递竟然让水果可以飘个好几天,包装也是很不走心,对比京东速递的速度,包装,服务,我可以很肯定地说顺丰是我用到的最靠谱最高效的国内快递。一次两次让客户满意很容易,但是没有一次让我失望过,我觉得很不容易。就像我们坚持做一件事做几天做一个月都很容易,但是如果一旦变成了每天都做,积累到年甚至一辈子的习惯那就很难了。信用飞轮这个词,是目前为止,在2018时间的朋友里,我最喜欢的词组。

信用飞轮的逻辑,只想证明一点:

这个世界绝不会只变成机器的世界、算法的世界、代码的世界。

这个世界在很多场景下,完全呈现为一个人推动人的世界。

【只有长期主义者,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】

【我想和时间做朋友,但是时间愿意和我做朋友吗?】

很多人抱怨抖音是个时间黑洞,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吃掉了。

你哪里是被抖音耗尽了时间,你是把自己的欲望放出了瓶子,但自己又收不回来。

时间碎片化了,你也把自己碎片化了。

只要你足够强大,跳出时间给你设置的陷阱,你就能成为时间的朋友。

持续地、长期地守住目标。这种行为模式,叫作“长期主义”。

只有长期主义者,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。

长期主义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情,而且不能中断你在做的事情,还要持续地不被诱惑。

一旦中断,前功尽弃。

小趋势的信号即使再微弱,只要一旦被识别出来,长期主义就能把它放大。

任何一个人,不管你的力量强弱,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,

你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模式,成为时间的朋友。

普通人的努力,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,会积累成奇迹。时间帮助了他们,他们成为时间的朋友。

【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。如果还不是,那它还没到最后】

【尾声】

小趋势是什么?是影响趋势的趋势,带来改变的改变。小趋势没法跟,也不用跟。只需要我们随时感知它,然后激发那些你早已准备好的力量。

抓住小趋势,首先总得了解事实真相;

抓住小趋势,你要能挣脱观念枷锁;

抓住小趋势,你得重新定位生命的坐标;

抓住小趋势,你得学会从人的身上汲取力量;

抓住小趋势,你还得有一套长期主义的人生算法。

有了这五条,小趋势来的时候,你就会把自己像一粒子弹一样,发射出去。

约翰·列侬说:“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。如果还不是,那它还没到最后。”

那么,2019怎么办?

就像作家阿尔贝·加缪说的:“对未来最大的慷慨,是把一切献给现在。”

云课堂(www.e-laoshi.com)研究生,考研,本科大学,MBA,高考,成人自考,艺考,中专,技校,职业学校,高职,卫校录取分数,成绩查询,招生简章等信息

TAG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