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试报名信息,云课堂欢迎您!
当前位置:首页 > > 高考 > > 答题技巧 > 内容页

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总结,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

2023-02-20 08:16:44答题技巧访问手机版421

本内容由云课堂小编为大家分享:

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(最新)

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,学习中,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历史知识,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,欢迎大家参考阅读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!

Www.e-laoshi.com

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

1、三省六部制

魏晋南北朝时期,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,继而又有中书省、门下省,逐步形成三省体制。

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、门下和尚书,分别负责决策、审议和执行。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,相权分散。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,削弱了相权,保证了皇权的独尊。

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。

2、唐太宗和贞观之治

唐太宗注意吸收隋亡的教训,认为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。他选贤任能,虚心纳谏,励精图志,使唐朝政治清明,社会稳定,经济恢复和发展,出现了“贞观之治”的局面。

他所采取的措施有:“内亲不避亲,外举不避仇”任用魏征;强调“存百姓”的思想,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,推行均田制,轻徭薄赋;从民本思想出发,慎用刑法,用法务在宽简。制定《唐律》减少大量死刑条款;完善科举制,提高进士科地位。

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。

3、藩镇割据问题

唐朝中期,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。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,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。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,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。

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梳理

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

一、发展概况:

①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(甲骨卜辞的资料表明)

②西周时期,流通骨贝和铜贝

③春秋战国时期,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,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。

④秦汉时期: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

⑤唐代商船中有所谓“俞大娘航船”,陆路商运十分发达,大运河的开通,有利于商品的流通

⑥宋元时期,海外商运发展迅速,商品远销东亚、南亚、西亚、东欧、北非等: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"交子"

⑦明清时期,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,出现会馆(与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)、商帮(晋商、徽商)

二、“市”的发展:

①秦代:商品明码标价;

②汉代:专门管理机构,长安9市;

③南北朝时期:在离城镇稍远、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——“草市”,及“草市尉”一职

④唐代:草市普遍,夜市繁荣;

⑤宋代:突破了时空限制;商业街形成;草市具备比较完备饮食服务设施;

⑥明清:商业区繁华

三、商业都会:

①战国:有的城市出现称作“市井”的商业区,商业集中趋势的出现;

②汉朝:都市商业集中(车水马龙);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

③王莽时期:五都——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(标志);

④唐朝:长安、洛阳、广陵、杭州、湖州、扬州

⑤宋朝:汴京(夜市、晓市),定时庙会集市;

⑥清朝:苏州(甲于天下),盛泽镇;四镇(汉口镇、佛山镇、景德镇、朱仙镇)

高考历史知识点

1东汉皇帝一览

光武帝刘秀,字文叔,谥号光武帝,庙号世祖,年号建武。

明帝刘庄,初名阳,谥号孝哀帝,庙号显宗,年号永平。

章帝刘炟,谥号孝章帝,庙号肃宗,年号建初、元和、章和。

和帝刘肇,谥号孝和帝,庙号穆宗,年号永元、元兴

殇帝刘隆,谥号孝殇皇帝,庙号无,年号延平。

安帝刘祜,谥号安帝,庙号恭宗,年号永初、元初、永宁、建光、延光。

顺帝刘保,谥号孝顺帝,庙号敬宗,年号永建、阳嘉、永和、汉安、建康。

质帝刘缵,谥号孝质帝,庙号无,年号本初。

桓帝刘志,谥号孝桓皇帝,庙号威宗,年号建和、和平、元嘉、永兴、永寿、延熹、永康。

灵帝刘宏,谥号孝灵皇帝,庙号无,年号建宁、熹平。

少帝刘辩,谥号无,庙号无,年号光熹、昭宁。

献帝刘协,谥号孝献帝,庙号无,年号中平。

2东汉时期的历史故事

1、东汉开国

更始三年(25年)六月,赤眉军拥立汉朝后裔刘盆子为帝,史称建世帝。同月二十二己未日(25年8月5日),刘秀在鄗(今河北柏乡县)南千秋亭五成陌(今河北十五里铺)即位称帝,国号仍为“汉”,史称汉世祖光武帝,改元建武。时关西号为铜马帝。

刘秀定都洛阳后,把南阳设为陪都,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,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、号称百万的赤眉军,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。

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,刘秀终于在公元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。自此,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,中国再次归于一统。

2、戚宦之争

汉章帝时期开任用外戚之先河。汉章帝死后,汉和帝刘肇十岁继位,窦太后临朝称制。窦太后倚仗亲族,窦氏戚族开始专权。永元四年,汉和帝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,亲政后从不荒怠政事,故有“劳谦有终”之称。

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、减免赋税、安置流民、勿违农时、招纳贤士,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,军事外交上降服匈奴,并任命班超平定西域诸国,致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,时人称之为“永元之隆”。元兴元年(105年)的垦田数字达到732万多顷,人口达5325万人。

3、明章之治

光武帝死后,汉明帝即位。命窦固、耿秉征伐北匈奴。汉军进抵天山,击呼衍王,斩首千余级,追至蒲类海(今新疆巴里坤湖),占据伊吾。

因此西域各国皆遣子入侍,第二年复置西域都护府,遂“西域自绝六十五载,乃复通焉”。然而不久焉耆、龟兹复叛攻陷西域都护府,汉章帝即位后,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国而罢遣都护。

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

1天元术

天元术是利用未知数列方程的一般方法,与现代代数学中列方程的方法基本一致,在古代数学中,列方程和解方程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问题。

“天元”二字首次出现在北宋数学家蒋周的《益古集》中。此后,李文一的《照胆》,石信道的《钤经》,刘汝谐的《如积释锁》,李思聪的《洞渊九容》等著作均对“天元术”进行了一定阐述。但这些方法不系统,一般浅谈辄止。对天元术贡献的数学家当属金元人李冶和朱世杰。李冶的《测圆海镜》、《益古演段》,朱世杰的《算学启蒙》、《四元玉鉴》都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。

公元1248年,12卷的《测圆海镜》的天元术专著诞生。从此书开始,文词代数演变成符号代数。《测圆海镜》是一本高雅、正宗的数学专著。其高雅之处有三:

一是总结性强。该书第一卷“识别杂记”阐述了用勾股弦求内切圆直径的方法,这些方法都是整合前代数学家所成。该书600多条定义,就是古代勾股容圆的总结。从第二卷起,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天元术程序,并用182种方法先后解答了148个问题。

二是专业度高。书中所列的天元术理论,勾股形解法,数学抽象化的新起点等知识,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理论知识。

三是敢于创新。为了计算方便,该书中首次使用了负号(在数字上面加一横)和符号○(中文数字),以及一套先进的小数记法。这些都比西方数学家早几百年。

李治很快认识到,自己花费十几年心血写出的《测圆海镜》太过高雅、精深,一般人看不懂,普及天元术从何谈起?为此,他决心写一部天元术的基础读物。经过十几年努力,他终于完成了三卷《益古演段》。“益古”指蒋周的专著《益古集》,“演段”即《益古集》中演示的条段法。所谓条段法,是根据古书《九章算术》中用几何方法代替代数方程的方法,因方程中各项均用条形面积所表示而得名。很显然,条段法是一种旧法,虽然直观,但计算麻烦且占篇幅。《益古演段》正是把条段法转化为天元术的第一理论书,正如序言所讲:“使粗知十百者,便得入室啖其文,顾不快哉!”

《益古演段》特色就是用天元术解决日常所见的方、圆面积等问题。除四道题是一次方程外,其它都是二次方程,内容安排基本上是从易到难。当时只要熟读《益古演段》,便可依葫芦画瓢地列出方程解决类似问题。可以这么说,目前初中数学教材上的一元二次方程,其解题思想均来自于李冶的《益古演段》。

《测圆海镜》和《益古演段》成为世界上至今保留下来的有关“天元术”研究的最早、最完整而详细的著作。如果说之前的天元术还像一棵小树,那经过这李冶这两本书的“灌溉”,小树长得枝叶繁茂。

天元术是宋元时期数学家作出的重要贡献,但当某个问题中包含多个未知数时,应当怎么办呢?朱世杰将天元术原理应用于联立方程组,在著作《四元玉鉴》中指出,当未知数不止一个时,除设天元外,根据需要还可以设地元、人元、物元,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常用的字母符号x、y、z、u,然后列出有四个未知数的四元联立高次方程组。朱世杰在《四元玉鉴》中给出了天、地、人、物四元及常数项的算筹放置方法,进而举例说明了如何用消去法逐渐消去多元方程组中的未知数,最终得到一个只含一个未知数的一元高次方程的方法。《四元玉鉴》虽未提及一元高次方程的解法,但这个问题显然已不成为问题了,朱世杰的前人已解决了它。在欧洲,法国数学家贝佐于18世纪也系统叙述了高次方程组的消元法。由天元术引入的四元术,不仅是中国古代数学领域最光辉的篇章,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最杰出的一页。

天元术的成熟,标志着中国代数学进入了“半数学符号”发展阶段。由于各种原因,这个阶段持续时间比较长。公元1798年,清代藏书家鲍廷博刊印的《知不足斋丛书》中收录了后人学习天元术的《测圆海镜细草》十二卷;此后,数学家焦循和李锐合写的《天元一释》和《开方通释》两书,用较为明白的语言详细记载了解未知数的天元术。至此,天元术终于和现代方程论融合于一体。

天元术的发明,在世界数学有重要的意义。西方数学,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较为系统地引进数学符号,比中国天元术晚了300多年。

2天元术影响

天元术的出现,提供了列方程的统一方法,其步骤要比阿拉伯数学家的代数学进步得多。而在欧洲,只是到了十六世纪才做到这一点。此外,宋代创立的增乘开方法又简化了求解数学高次方程正根的运算过程。因此,在这一时期,列方程和解方程都有了简单明确的方法和程式,中国古典代数学发展到了比较完备的阶段。

不仅如此,继天元术之后,数学家又很快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多元高次方程组,如李德载《两仪群英集臻》有天、地二元,刘大鉴《乾坤括囊》有天、地、人三元等,最后又由朱世杰创立了四元术。

3贡献者简介李治

李冶(1192年—1279年),原名李治,字仁卿,自号敬斋,真定栾城(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)人。金元时期的数学家。金正大末进士,辟知钧州。

金亡北渡后,流落忻崞间,常与元好问唱和,世称“元李”。晚家封龙山(今河北省元氏县)下,隐居讲学。元世祖至元初,以翰林学士召,就职期月,以老病辞归。能诗词,有《敬斋集》,今有考订之作《敬斋古今黈》40卷_。另著有《测圆海镜》12卷(1248年)、《益古演段》3卷(1259年)、《泛说》40卷、《壁书丛削》12卷。

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天元术(设未知数并列方程的方法),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和旁切圆的性质。与杨辉、秦九韶、朱世杰并称为“宋元数学四大家”。

朱世杰

朱世杰(1249年-1314年),字汉卿,号松庭,汉族,燕山(今北京)人氏,元代数学家、教育家,毕生从事数学教育。有“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”之誉。朱世杰在当时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“四元术”,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,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。此外他还创造出“垛积法”,即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,与“招差术”,即高次内插法。主要著作是《算学启蒙》与《四元玉鉴》。

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

1三省六部制的作用

1、分工明确,效率高:三省分工明确,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;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;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。三省职责明确,提高了办事效率。

2、相互监督,相互牵制:中书省颁布的皇帝的诏令和政令,如果门下省发现不符合皇帝的意思或是不可行应驳回。尚书省只负责执行政令,无其他权利。这样严密的中央机构的设置使他们有监督和牵制。

3、分散相权,集中皇权:三省将原来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,分散了丞相的权利,加强了皇权。

2三省六部制源于哪个朝代

源于隋朝、隋炀帝初创于隋朝,完善于唐朝,此后一直到清末,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。

一、简介

三省六部制: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。

三省指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,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。每部各辖四司,共为二十四司。

在发展过程中,主要掌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、审核与贯彻执行。

二、发展概述

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,至隋朝正式确立,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。隋唐至宋的中央政府机构。

三省指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,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。

每部各辖四司,共为二十四司。尚书省形成于东汉(时称尚书台);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,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。

在发展过程中,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,至隋,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,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、审核与贯彻执行。

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、吏曹、民曹、客曹、二千石曹、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,为六部前身。

西晋时,有吏部、殿中、五兵、田曹、度支、左民六曹,属尚书省。宋公元1086年,反变法派执政,后习惯上常统称三省。

南宋公元1129年,又实行三省合一,二十四司也时或省并,如公元1129年以礼部兼主客,祠部兼膳部,兵部_方,还省并若干寺监入六部。

公元1163年,又进一步省并六部下属诸司,如以司封兼司勋,礼部兼祠部,兵部兼驾部,都官兼比部,工部兼屯田等。

辽代南面官系统中,设三省六部(其中“中书省”初名“政事省”),设官同于宋制。金、元、明只设一省六部,一省,金为尚书省。

云课堂(sxtgedu.net)专注教育信息,涵盖范文,研究生,考研,本科大学,MBA,高考,成人自考,艺考,中专,技校,职业学校,高职,卫校录取分数,成绩查询,招生简章等信息

TAG标签: 高考知识点必修